今天,我们要走近这两位 Holder 背后的导师——以优秀、严谨而著称的Sherry导师,和大部分橡沐理科背景的导师不同, Sherry导师主攻的方向是教育学和语言学。听她给我们讲讲她在剑桥读文科的经历和感受吧...
Sherry 导师
毕业于剑桥大学教育语言学专业,专业成绩全系前5%,成绩远超同系英国同学
同年获剑桥本专业博士录取与剑桥基金会&国家留学基金委百 万奖学金。
在人文国际课程论文写作,研修报告,申请材料的实战写作上有 丰富经验和技巧。
雅思裸考口语8.5,阅读听力满分。
尤其擅长带领学员探索语言学与社会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 交叉分支。
教学经历
丰富的学术写作,语言文学类课程,人文社科课程和教 育学笔面试辅导经验。
2019年剑桥教育系录取3位中国学员,其中2位是Sherry 导师的学员。
担任北京橡沐文科组组长,北京IB项目负责人。
以下部分均为第一人称:
Q:因为什么选择文科?
A:读文科其实是我从小的决定了,因为我真的特别喜欢看书,也特别偏科。 上早期的时候我就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只看我的喜欢的书,写我喜欢的文章,然后不用学数学,其实现在有点后悔,其实数学能力即使学人文国际课程也是很重要的!
Q:那你觉得读工科和读社科文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A:我觉得文科社科和工程这样的专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语言的依附程度。工程的学习主要以公式,实验,为主,但是社科文科的学习是essay-based的,是基于论文写作的,所以能不能 “很好地把复杂地想法逻辑性的表达清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能力了。这一点在人文社科的国际课程考试,笔试面试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呈现
Q:这种学术写作的逻辑能力要怎么培?
A:我建议读社科和文科的同学,不仅要注重内容,也要注重表达和逻辑。可以选择坐看一些批判性的文章,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多关注一些比较人文和社科的话题,比如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性别话题,身份认同等,这些话题在人文社科是共通的,通过阅读也能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水平。
在我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同系的同学很多人都是英国人,我更想在这方面不输于人。在写一篇论文前,我都会先把图书馆所有能借阅到的书和能下载的论文收集起来。白天泡在图书馆阅读,回家的路上在巴士上读,晚上睡觉前还会把论文录进手机里然后反复听机器读出来的文章。我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总结、积累的。
现在,其实我也在教学术英语写作这门课,我常常会想,如果这些东西,在我读大学之前就有人告诉过我,系统性地教过我,会不会少走很多弯路呢,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制作讲义,设计课程的。我也会把非常根基性的话题放进去,比如消费主义和当代人身份认同的关系,社交媒体对认知的双面影响等。
(剑桥大学的May Ball 五月舞会 )
Q:在英国学习的时光里,让你印象最深的经历是什么?
A:在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是个很坚定的读博党,因此我知道自己必须交上一份很好看的成绩单,所以后来基本上每个圣诞,元旦,复活节的假期,我都是在图书馆里读书写论文中度过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门我没怎么接触过的课程,论文真的很难写,为了动笔我整夜整夜地坐在图书馆里却写不出一个字。
在漫天大雪的圣诞假里一个人待在学校的机房面对一堆打印下来的论文,那真是一段既苦又甜的求知时光。不过最后在很多个日夜的努力后,这门课的论文拿到了我大学生涯里所有论文的最高分,让我记忆很深,也让我明白了不抛弃不放弃,十分付出一分收获的意义。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Ever try, ever fail, no matter; Try again,fail again, fail better. 在英国的学习生涯给了我这样不断尝试,接受挫折,和在逆境里生长的勇气。
Q:为什么没有去读博士,而是来橡沐成为一名导师呢?
A:的确一开始我一直都想做一个researcher,之后的工作计划也是想去做学术研究,但后来我发现,想做学术研究的愿望不仅在校园,在橡沐也可以实现。在剑桥读研的时候,我申到了本校的全额奖学金博士录取。也考了gre,拿到了美国的博士录取。真的是非常折腾,压力也很大,在写期末论文的时候我还在疯狂面试,写申请材料,每天的作息紧凑到了人生巅峰
(来品一品这张价值一百万的全额奖学金,上学还可以拿生活费的剑桥)
但在这一路的折腾里,我最终发现,我喜欢的是这个广阔的领域本身,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小方向一路向下挖。于是我决定悬崖勒马,回国工作,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其实一开始可能没有想到,来到橡沐当导师之后我才发现这份工作和学术研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我看到我的每一个学员,都会想到曾经学过的一些理论,也会想要在国际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给学员更专业最精准的指导。
工作以来,我买的书比上学的时候更多,并且也在不断地反思曾经自己也忽略过的知识区域。我总是提醒自己,自己能学懂不代表能教地很有逻辑,一直在教学又会可能会忽视对新的知识的追求,而我总想给我的学员更新的,最好的,最高效的。(小编:上学的时候,大家也都希望有像Sherry一样的导师吧)所以在橡沐工作之后,我收获了很多意义和快乐,在这里有对待知识的认真虔诚,和一份对世界的关怀和对少年们的希冀。在导读课上,我会和学员分享我最喜欢的国际课程论文,在讨论的时候看到她们眼里的光,在语言文学类的课上,我们会讨论考试局选取的诗歌,听学员分享他们的灵感和评述,我常常惊叹于这些学员们的才华。
Q:如何形容自己的教学态度?
A:严于律己严于待人,用完美主义要求每一节课堂。上学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完美主义的人,每次都是我们系最早一个开始写论文、最晚一个写完的,因为我会坚持写到最后一天,论文的版本能被我改十几遍。所以在工作中,我也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堂课讲课的逻辑,与考点的契合,讲义上材料的呈现和需要学员手动记录笔记的比重,我都会去思考和改进。
(部分讲义的截图)
导师这份工作意味着和学员有很多接触,而我非常喜欢和我的学员交流。在授课过程中,我常常从我的学员身上收获很多共鸣。Ta们的心路历程,包括焦虑,受挫,压力,或者是期待,我都深有体会,可以从过来人的角度和ta们分享。
Q:很多同学一直不明白英国大学的面试到底在“面”什么?
A:英国大学的面试并不是互相寒暄和自我介绍,而是一个非常硬核的过程,所有的对话基本都是围绕学术展开的。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在一次剑桥奖学金的面试中,一个教授非常尖锐地对我申请材料中提到的一个理论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这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理论,教授的反对意见让我马上觉得被冒犯了,甚至在冲动之下说出了 “我认为你应该多看点新的文献,你的这个观点已经过时了” 这样的言辞激烈的话。面完之后我马上就后悔了,想着自己在这个专业的教授面前让她多看一点文献,心中是一万个后悔加悔恨,还发了个微信给我妈妈说奖学金一定没戏了,但是最后这笔奖学金还是给了我,可能是看中了我对自己认可的理论的信念和坚持,其实教授的反对可能更像是一个测试,也是想看看面试者对这个理论的真实理解吧。
Q:你觉得在英国留学为你带来了什么?
A:独立和坚强,让我成为更好的人。去英国上学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性格,也能让我更好地面对很多很多事情。留学可以是辛苦的,但它一定是让人成长的。在英国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一个人去超市买的东西重到提不回来但又不懂怎样打车,第一次自己给自己装电风扇,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做饭,第一次同时写五篇论文…在英国上学让我体会到在困难时坚持的意义,在广博的天地里静静地往深处求知和扎根的快乐,也让我遇到了心灵相通和可以一起努力的朋友,最重要的是让我更加坚强和有韧性,获得了总是可以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的终生受益的心态。
(夕阳余晖下的静静流淌的剑河)
一起看学员们对这位神仙导师的评价叭!
A同学
Y同学
Z同学
篇幅有限我们就放三个好了。
目前,Sherry导师主要开设的课程有:
IBDP: IB English B ;EE:English A; English B; Chinese A
TOK (口试 + 论文)
IG:ESL; EFL; English literature (Poetry and Prose)
IBMYP:English Group 1; English Group 2
EAP学术英语 :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导读:语言学导读课教育学导读课
G5笔面试:语言学&教育学笔试面试
论文竞赛:语言学&教育学相关论文
橡沐韩导师:
Sherry导师在橡沐教书以来,一直用这种近乎“苛刻”的态度去要求自己的课堂,希望她的学员能得到最好的学习体验。每堂课都结构清晰,条理清晰,让学员清楚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点都是什么。当然她对学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比如不写作业这事在她那里就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毕竟一年带出两个剑桥教育学学员)。Sherry导师毫无疑问是我们的明星导师之一,非常有教育情怀!她的课程一定要提前排,提前排,提前排,重要的事说三遍,她的课程真的十分难预约到。另外,她非常善于挖掘同学们自己都不知道的"闪光点",比如剑桥教育学郑同学,在学校导师有限,自己基础薄弱,来橡沐之前觉得能去UCL就手舞足蹈了,剑桥根本都不敢想!——而现在,她俨然已经是“家族的骄傲”了!“哲学家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一书指出,教育关乎人的灵魂,而并非理智和认知的堆积。教育的本质如同,一棵树摇曳另一棵树,一朵云翻转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未来我们也会继续采访橡沐的各位男神女神们给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期待一下吧~牛剑G5直通车,成绩提升、学术背景、申请规划,统统帮你拿下!
牛津剑桥精英创立,精研国际课程七年。专注于A-Level, IB, AP等国际课程全科培训,提供国际学校择校与英国优质大学留学指导。详询:400-8256-055
七年关注|国际课程辅导|竞赛课程提升|高端留学申请
本文由橡沐国际教育Visionacademy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犯版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