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a语言和文学是一门对中国学员来说,听起来很容易学起来却困难重重的国际课程。今天我们就从IB中文a语言和文学考什么聊起,剖析下paper1和paper2的正确复习方法。
IB中文a语言和文学考什么?
PAPER1篇
Paper1考核的文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
针对这三个不同的文学体裁,应该作不同的处理:
A 比如“意象”是属于诗歌的范畴的必须谈到的;
B 而小说可能会关注人物的塑造,叙事者、叙事结构、叙事时序、环境描写,基本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分析;
C 散文则根据不同的散文类型,如“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叙事散文”等不同作不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文学课程Paper1评分标准:
那么语言和文学课程在考试中是如何评分的呢?
这就涉及到了四项评分标准,分别是:
● 标准A:理解与诠释
即考生有没有深刻理解文本,“对选文精心选择的引用为一贯高水平和有说服力的诠释提供了支持。”这一点提示了,分析必须有原文引用作为分析,至于如何“精心选择”,那就要具体到文本主题,围绕着主题找例子,尤其是细节捕捉,会让阅卷人印象深刻。
● 标准B:分析与评价
这点做得好不好就看考生的分析能在多大程度上显示出对作者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上加以选择以形成意义的鉴赏。所以大家在Paper1分析中围绕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分段分析,而具体每个分析要素的分析则涉及更多的文学理论的文学知识。
● 标准C:重点和组织
学员要学会对思想观点进行了有效的组织,条理非常清晰。也就是说,如果你的ib中文Paper1不完整(导入、展开、结尾),组织不流畅会在这个细则上扣分。
● 标准D:语言
说白了就是别有语法错误,表达流畅清晰且会用不同表达,避免句式重复单一
那么大家如何系统地学习Paper1的内容呢?
我们还是回到大纲,来看看Paper1考试给出的非文学文本类型:
这么多,如果要对每一种文本的特点都学习一遍,并且拿出实际的文本来操练一番,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知识点也特别零碎,难以记忆。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些文本类型呢?答案就是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来学习,分别是:
● 信息资讯类
● 个人情感类
● 视觉文本类
● 多媒体文本
这四种类型,掌握了这四种类型的特点后,在拿到具体的文本就不怕写不出的问题了。当然了这四种文本不是都会出现在Paper1考试当中,比如多媒体文本,更多的是在口试部分来学习。
如何学好PAPER1?
IB中文a语言和文学考什么Paper1篇的分享还没完。我们有了学习的方向,接下来说说怎么来学习。
可能很多同学平时在训练的时候都是随手拿来一篇Paper1文章,然后找出几个修辞,列出几个手法就开始着手写作了,这样未免有点操之过急,写出的文章不是味同嚼蜡就是毫无逻辑。如果真的渴望paper1能够拿到满分的话,不妨先慢下来,做好充足的准备,厚积薄发。
Paper1考试评分标准虽然是从四个方面评判,但其实包括两大板块,一个就是文章内容的自我输入,包括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另外就是论文的自我输出,包括文章组织结构和语言使用。所以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可以从这两个维度去训练。
自我输入部分的基础就是要清楚掌握以上四种文本类型的特点,然后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去抽丝剥茧它层次结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写作语境、写作对象等内容。
所以大家平时学习的时候就不仅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具体手法的区别,还要了解它们的作用。
自我输出部分正是在考验学员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能够准确并多样地使用评价性词语以及有逻辑地组织文章,绝对是加分项。
试想,如果一篇Paper1的分析论文“表现”这一评价性词语出现了很多次,那是不是就在语言使用上会大打折扣呢?而和“表现”意思接近的还有很多,比如“呈现、体现、展现”等都可以来代替它。除了要积累一定的评价性词语之外,还需要多阅读高分范文,取长补短。
IB中文a语言和文学考什么?
PAPER2篇
我们先看2021年首次考试的大纲对Paper2的要求:
普通课程和高级课程一样,需要学员在105分钟内,从4道一般性的论题当中选取一道,再根据自己学习过的两部作品撰写一篇对它们比较分析的论文。
虽然考试没明确说这两部作品的类型,但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一般都是两部文学作品,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不同体裁。
所以Paper2的学习内容非常具体,就是学校选取的文学作品了。与Paper1也有相似之处,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还是需要掌握所选择的文学体裁的特点,然后再具体地分析文本。比如诗歌里面最重要的“意象”、散文当中的“形散神聚”以及戏剧的“动作性语言”等,都可以在阅读文本之前就先进行了解和学习。
再具体到考试上面,怎样的一篇Paper2文章才会得到高分呢?这又涉及到了Paper2的评分标准,和Paper1基本相同,仍然是四个方面:
● 标准A:了解、理解与诠释
● 标准B:分析与评价
● 标准C:重点和组织
● 标准D:语言
不同的是,标准A和标准B的分数都是10分,标准C和标准D都是5分,可见考试对文本理解分析的重视程度。如果要拿到高分,相应地,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同学们也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自我评估:
● 对作品做了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而且对两部作品的相同或者不同之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对作者文本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法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并有效地使用了分析和评价技巧来比照两部作品。
● 分析过程时时扣题,论点突出清晰,各部分内容比例适中并衔接有逻辑。
● 用词用语高度准确,语体和语气适当。
如果学有余力的同学,除了学习学校规定的作品之外,还可以阅读相同作者或者相似主题的其他作品来拓展知识,甚至可以接触部分大学本科语言和文学专业的内容来拔高。
怎么学好PAPER2?
接下来,我们说说如何复习。平时大家使用最多的资料就是往年的真题了,但是真题考察的点都不一样,我们就需要像Paper1一样,对这些真题进行分类,抓住每种类型的考察重点,从而更好地在考试的时候破题。以下分类可供大家参考:
● 文学要素类: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等。
● 概念和辩证类:包括相对概念和相似概念等。
● 语境读者类:包括作者的创作背景、小说虚拟世界和读者等。
所以如果能够了解每种类别考察的“套路”,考试的时候,至少在破题上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了。
当然多看高分范文、多积累用词、多自己下笔写这些常规操作也是少不了的,这样解题才会更有逻辑,更加高效。
如何在IO口试中拿高分?
ib中文的口试规定学员在15分钟之内就一篇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节选,做一次长达10分钟的口头评论,接下来的5分钟需要回答导师就本次评论提出的问题。
io要求同学们在分析的时候都集中在某一个全球性问题上,分析这两篇选文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同一个全球性问题。
IB中文A的评分标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 标准A:了解、理解与诠释
● 标准B:分析与评价
● 标准C:重点和组织
● 标准D:语言 与其相对应的能力如下:
● 对作品做了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而且对两部作品的相同或者不同之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对作者文本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法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并有效地使用了分析和评价技巧来比照两部作品。
● 分析过程时时扣题,论点突出清晰,各部分内容比例适中并衔接有逻辑。
● 用词用语准确,语体和语气适当。
如果想想好好准备口试,建议大家题目选得尽量具体一些,避免过于广泛给自己挖坑
关于更多IO的技巧,可以参考这个文章:
以上的分享虽然按照IB中文a语言和文学考什么的内容分为“Paper1、Paper2和IO”三个部分,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这三个部分绝对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对IB中文a语言和文学考什么的分享就到这里。从IB体系的录取成绩来看,37-38分的学员非常多,但是拿到G5录取的学员却主要汇聚在42-44分的分数段,IB复习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因此,如果你距离目标大学的目标分尚远,就要从现在起努力上分了。点击报名【IB同步培训班】,海归天团独家研发和编写IB教研系统,课前全面沟通,课后跟踪反馈,定制课程规划。
更多IB学习攻略点击
【文末福利】
扫码添加小唯,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集齐10个赞,
她就会给你发50篇TOK SAMPLE大礼包
↑小唯 你的专属留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