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前言
01
被忽视的留学生心理健康
Rachel是在利兹读传媒专业的研究生,此前她在国内本科读英语专业。来到英国的这一年,Rachel一直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她表示,自己一开学就找导师咨询,表示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很担心拍不出好作品。随后的一年中,这种压力一直伴随着她,每到拍作品写论文,Rachel就变得烦躁不安。她表示,那段时间她会拒绝和朋友吃饭聊天,直到提交作业后,才有所缓解。
Sylvia也是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她与恋人分手后,陷入抑郁情绪中无法自拔。Sylvia说,自己习惯了有人陪伴的生活,分手后突然一个人,孤独感加剧,觉得一切都没了动力和激情,“还经常没有理由就大哭,情绪不受自己控制”。
学业和情感,是大学阶段必然面对的两道坎,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心理疾患。如果抑郁加重又没有及时求医,甚至引发极端后果。
02
语言和文化差异影响最大
研究表明,因语言和文化差异,中国留学生更易受到心理疾患的威胁。
即使语言成绩很好,但是在学术上,尤其是写作和阅读,仍然感觉与母语者有差距。这种差距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中国学员觉得自己最后的成绩不够公平。因为成绩的不理想是由语言造成的而不是专业知识造成的。
而除了语言外,文化冲击也对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适应英国新文化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包括食物、生活习惯等在内,同时远离家乡和父母朋友也容易引起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极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或者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吸烟、酗酒、乱交。
03
学业问题
04
社交圈融入问题以及孤独感
对于一部分学员深有体会,当你刚到国外没有车的时候寸步难行,但同时常常体验到找到自己的朋友圈的艰辛远比这些困难要有挑战。当国内朋友热闹的过节,而你独自在国外熬夜复习,生病了没有人照顾,想寻求安慰的时候因为时差而无法得到及时回应,这些种种,留学生都不会陌生。
虽然常常见到留学生和小伙伴们结伴出行玩得不亦乐乎,但也时常一个人独自哀叹找不到可以倾吐内心的知心朋友。甚至一些小圈子内八卦、内斗的戏码时时上演,心累不已。而想融入外国学员的圈子的时候,却发现异常困难,他们聊的内容你跟不上,你想聊的内容他们不知道,无比尴尬。
05
寻找适合自己的交际圈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
大部分学校是免费6-12个session 每学期,可以根据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要求进行预约。是最适合留学生去寻求帮助的地方,一个是免费,另外一个是容易约到。
06
心理病不能扛 求助最重要
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后,寻求合理的专业帮助特别重要。
大家对幸福感低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求助专业人士这点上,中国学员多数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总觉得有事自己挺一挺就会过去。在处理情绪问题时选择和朋友倾诉,或者求助专业人士。
找人倾诉是个好办法,同时也简单方便。但是如果遇到严重的问题,倾诉不能解决的,建议一定要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GP、心理咨询师等。
严重的问题是指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或者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个人觉得有时大哭一场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以缓解压力。但喝酒这个方法是不建议的。
有多少学员在最美好的年纪,放弃一切,选择轻生。这其中必然是病态的心理在作祟。每个人的心里都藏了许许多多困扰自己的问题,但又缺乏机会向身边的人诉说,越是憋在心里,越会使自己难受,日积月累,最终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我们更要主动积极关注心理方面的知识,学会如何解决心理问题,调整好自己状态,正确认识自我。
牛津剑桥精英创立,精研国际课程七年。专注于A-Level, IB, AP等国际课程全科培训,提供国际学校择校与英国优质大学留学指导。详询:400-8256-055
七年关注|国际课程辅导|竞赛课程提升|高端留学申请
本文由橡沐国际教育Visionacademy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犯版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