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生物的海量概念一直是它的难点,在生物里面随便抽英文单词出来,都是20个字母起的。所以本文就来帮大家对比一些在IB生物课上容易搞混的知识点,通过比较的学习方法,帮大家理清思路。
IB生物课程介绍
生物有四个选修主题六个核心,主题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生物净化和生物多样性及人体生理学;四个选修,主题分别是神经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和更复杂的人体生理学。
SL学员可以在高二下半学期才四个选项主题中任选。HL的学员是除了以上及六大主题的四个选修主题中的一个以外,还需要学习核糖核酸,新陈代谢机制,植物学,生物遗传协,和动物生理学五个主题。可以说,HL学员会比SL学员多学一倍的内容。
IB生物课的考核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部分,其中内部评估是IA论文,外部评估是考试。
SL和HL学员都需要考核试卷1、试卷2、和试卷3。SL学员考核时间为3小时HL学员考核时间长达4小时30分钟,其中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IB生物课上易混淆的概念
载体|运载体
载体: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
运载体:在遗传工程中,用于把外源基因运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中心体|中心粒
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的一种细胞器,通常位于细胞核附近。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中心粒:组成中心体。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中一组中心粒的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另一极。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液|细胞内液
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
细胞内液:一般是指动物细胞内的液体,是相对细胞外液而言的。
B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小部分在体内流动,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记忆细胞能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液流入胸腺,在胸腺内发育成T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部分在体内流动,受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并释放淋巴因子,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则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原生生物|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指体积微小、单细胞或群体的真核生物,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
原核生物:指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它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较少,一般只有核糖体,如支原体、细菌、蓝藻和放线菌等。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分裂:指细胞繁殖子代细胞的过程。单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个体,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的细胞。
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细胞中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结果细胞数目并没有增加。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细胞的全能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特性称之。但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脱分化与再分化
脱分化:在IB生物课,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作去分化。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等器官,这个过程叫作再分化。
细胞株|细胞系
细胞株:动物细胞培养中,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细胞的生长就会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是有极少数的细胞能够度过“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够传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叫作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当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又会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渗透|扩散
扩散:一般是指自由扩散,是指水分子等其他物质的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自由运动,如CO2、O2、H2O、胆固醇、甘油等物质。这种运动是自发的,不需要外界对它做功(不耗能的)。
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可以说是自由扩散,又可以说是渗透。而CO2、O2等物质的扩散只能是自由扩散而不能称为渗透。
蒸馏、蒸发|蒸腾作用
蒸馏:把液体混合物加热沸腾,使其中沸点低的组分首先变成蒸汽,再冷凝成液体,以与其他组分分离或除去所含杂质。
蒸发: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成气体。
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
希望这种对照的方式,可以帮大家更好地理解IB生物课上的复杂概念。由于IB生物包括了很多背诵记忆的内容,所以经常被戏称为文科。很多同学在刚上手的时候会感到很困难,但一般一个学期内会有所改善。如果你想更快地度过生物适应期,全力冲分,也可以点击这里预约试听【橡沐IB复习冲刺班】&【IB暑期先修班】——
橡沐教学天团授课,
根据学员进度定制课程,
围绕各科考试重点和热点问题,
省去孤独复习走弯路的时间
练熟考点的同时提留学习力,
合理规划IA,EE,TOK论文任务,
助力拿下IB总分40+。
橡沐学员的IB平均分高达40.19,远超亚太地区及全球IB平均分。
现在报名还能领取线上1V1测评,私人定制冲7方案哟。
更多IB学习攻略点击
2021年IB TOK论文放题,哪道最好拿A?橡沐独家解析来了
【文末福利】
扫码添加小唯,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集齐10个赞,
她就会给你发50篇TOK范文大礼包
↑ Tutor小唯 你的专属留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