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Alevel生物中的知识点-细胞膜,相信大家都了解了细胞对于生命体的重要性了。下面一起来走进今天的Alevel生物细胞膜考点分享吧!
Alevel生物细胞膜成分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等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中不同类型的生物膜,甚至同一细胞膜的不同部位,膜的成分都有区别。每种类型的细胞膜都含有特定的脂质和蛋白质,其种类和含量,因膜的类型不同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功能复杂的膜,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较多;功能简单的膜,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较少。
膜脂都是双极性分子。磷脂头部的磷酸及其结合的基团、胆固醇的羟基和糖脂的糖链等亲水基团,分别形成各分子的亲水端;分子的另一端则为疏水端,如磷脂的脂肪酸长链。脂质分子的双极性,决定了其在细胞膜中以脂质双分子层的形式连续整齐地排列,即两层脂质分子的极性(亲水的)头部分别朝向膜外和膜内,非极性(疏水的)尾部则在细胞膜内两两相对,形成膜内部的疏水区,这种特性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脂类:约占50%,以磷脂为主,它既有亲水的极性头部(磷酸和含氨苯的化合物相连接),又有疏水的非极性尾部(2个脂肪酸链)。
蛋白质:约占40%,按其在膜中与磷脂相互作用方式及排列部位不同,可分为外在蛋白和内在蛋白两大类。
糖类:约占10%,大多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功能,也可和脂类分子结合形成糖脂。
Alevel生物细胞膜结构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蛋白质以三种形式存在于细胞膜
贯穿(穿透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嵌插(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镶嵌(镶在膜的表面)。
Alevel生物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原因:构成磷脂分子“尾部”的两个脂肪酸,有一个是饱和的,另一个是带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个双键的存在,使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多脂肪酸难以组合到一起,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在膜中可作多种形式的移动,因而助力了双分子层的流动性,即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
2、验证实验:利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在不同温度下追踪观察标记的蛋白质分子在融合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
3、生物学实例:变形虫运动;内吞、外排作用;人体内白细胞吞噬细菌;受精作用等。
Alevel生物细胞膜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1、原因: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而水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与所运转物质(离子)特异结合。
2、验证实验:将等量的两组花瓣(甲、乙),甲浸泡在清水中,乙浸泡在稀盐酸中,若在清水中的花瓣颜色不变,清水无色,而浸泡在稀盐酸中的花瓣褪色,溶液变色,从而得出结论。
3、生物学实例:主动运输;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等。
Alevel生物细胞膜功能
1、保护细胞内部:为细胞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2、控制物质交换:物质进出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根据是否消耗能量可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另外,又根据是否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分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
主动运输:高浓度图片低浓度,需载体蛋白和能量,如矿质元素的吸收。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载体蛋白和能量,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酒精等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识别:如受精作用(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并完全融合);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等。
4、分泌:蛋白质类激素、胞外酶的分泌作用。
5、排泄:细胞的外排作用。
6、免疫:淋巴细胞的识别。
Alevel生物细胞膜有关实验
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2021年的A-Level大考火热进行中, 而对于即将申请的同学们来说,这个summer vacation的时间将决定你在明年或后年的申请时占据多少优势。如果想利用summer vacation预习新课,分担开学后的压力,可以点击这里了解【ALEVEL暑期先修班】——
点击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