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这块内容除了是AP化学的重要考点,也是地位举足轻重的GCSE化学知识点。本文就来为大家梳理一下相关概念。
如果你在summer vacation看到了这篇文章,也可以顺便预习一下新课。
GCSE化学简介
GCSE化学包含3张paper,学习核心大纲的学员考paper1、paper2及paper5/paper6。学习拓展大纲的学员考paper2、paper4及paper5/paper6。
3张paper分别为选择题卷(40道选择题)、理论题卷(简答题及结构化问题)及实验题卷。
选择题卷占总成绩的30%,理论题与实验题分别占总成绩的50%及20%。
酸碱相关GCSE化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历史
在化学上研究酸和碱,一开始的时候,人们从一些简单物质性质上去看酸碱,主要理论是: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有酸味,碱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有涩涩的味道,当酸碱以适当的量混合时,各自的性质就消失了。这个认识是在17世纪,由英国化学家波义耳经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出,距今400年左右。
后来人们从组成上认识酸和碱,认为酸中一定含有氧元素(O)。由此可见,人们对元素的认知对于酸碱的认识是一种推动。但是盐酸(HCl)等无氧酸的出现,又让科学家们改变认识,认为酸中一定含有的元素应该是氢(H)。
再后来,瑞典科学家阿仑尼乌斯的电离学说使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他在1887年提出:酸是解离出来的正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是解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这个就是我们目前中学阶段对于酸碱的理解了,距今130+年了。
溶液的pH
(1)定义:pH=−lg c(H+)。
(2)pH 与溶液中c(H+)的关系
①25 ℃,纯水的pH=7,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
②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25 ℃时,pH(<7)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pH(>7)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pH的适用范围
常温下,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一般情况下,1×10−14 mol·L−1<c(H+)<1 mol·L−1,即14>pH>0。pH=0的溶液中并非无H+,而是c(H+)=1 mol·L−1;pH=14的溶液中并非无OH−,而是c(OH−)=1 mol·L−1。
当c(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注意:
(1)未指明温度时,pH=7不代表溶液呈中性,如100 ℃时,pH=6为中性溶液。(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以用pOH表示:pOH=−lgc(OH−)。因为常温下,c(OH−)·c(H+)=10−14,若两边均取负对数得:pH+pOH=14。
GCSE化学知识点:pH的测定方法
(1)pH试纸法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pH试纸的种类:常用的pH试纸有广泛pH试纸(pH范围为1~14或0~10,可识别的pH差值约为1)和精密pH试纸(pH范围较窄,可识别的pH差值为0.2或 0.3)。
(2)pH计法
常用pH计来精确测量溶液的pH,读数时应保留两位小数。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1)pH试纸不能伸入待测液中。
(2)pH试纸不能事先润湿(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用pH试纸测定的是一个粗略结果。
(3)用广泛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是整数,而不会是3.1、5.2等小数。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大家更好地理解酸碱相关GCSE化学知识点。每年都有很多基础很好的考生在GCSE化学考试中失败,也有很多基础一般但是勤奋学习的考生拿到A*。
这说明想学好化学,很多时候拼的不是天赋,而是学习方法和技巧。如果你觉得光靠自己分类找题、摸索方法有点慢,可以点击预约试听【IGCSE同步培训班】——
开设GCSE15+科目辅导
内容适应多个考试局
国际课程辅导团队+助教+个人顾问
帮助学员稳稳过渡国际课程适应期,
知识积累、考试技巧、习惯养成,习题训练逐一击破,
不要小看GCSE这段“适应期”,这个成绩可是分隔普通学员与大神的一道分水岭,也是牛校发录取通知时重要的参考因素。
除了GCSE化学知识点,你还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