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中文语言与文学复习中是绕不开莎士比亚戏剧的。本文就来分享莎翁的经典之作——《李尔王》的故事主线、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大家可以把它作为课题和复习笔记的补充。
IB中文语言与文学考核形式
一共分成毕业大考(paper1、paper2共占总成绩的45%)、书面作业(包括学习日志、反思陈述和世界文学作业 25%)和口头录音(针对第二部分的口评和第四部分的比较演说共20分钟 30%)三个部分。
毕业大考就是参加5月份(或者11月份)的毕业考,卷一和卷二分两次进行。
口头录音在学校进行,IB联络员会安排你的口评时间(一般北半球在毕业年的3份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录音一般会安排一次性完成。看看时间表,11月份要考试的同学们,IB中文语言与文学复习已经可以慢慢安排起来了。
IB中文语言与文学复习笔记
《李尔王》作品分析
故事梗概
全剧有两条线索,主线为李尔王的遭遇,副线为伯爵之子爱德蒙和爱德加之遭遇。
不列颠的李尔王即将退位,年老昏聩,要根据爱他的程度把国土分给自己三个女儿。长女高纳里尔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语哄骗老人,唯独小女儿考狄利娅讲了老实话,说"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一怒斥逐了小女儿,将她远嫁法国,把国土平分给了两个虚伪的女儿。
结果,李尔却受到两个女儿无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与乔装疯丐的爱德加为伴。
后来小女儿从法国兴师来讨伐,终于父女相见,但是英法两军交战,法军战败,考狄利娅被俘,不久被爱德蒙密令绞死,李尔抱着她的尸体在悲愤中疯狂而死。
作品背景
故事来源于英国的古代传说,时代背景设置在8世纪。
莎士比亚出身平民阶层,从事过多种职业,皆化为戏剧创作素材。于17世纪初创作《李尔王》,正值艺术生涯的最高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彻,更关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主题思想
通过李尔对阿谀之词的轻信,揭示人性中的弱点
展现对待伦理关系的不同判断
- 通过写李尔与考狄利娅对亲情的认识差异引发的后果,展现了人在坚持自我与极端妒忌和骄傲等情感下产生的问题;
- 通过写人在亲情与权力的交织关系中,形成判断的迷失。
权力欲望
- 透过副线爱德蒙与爱德加的对照,揭示了权力欲望对人的驱使。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大家的IB中文语言与文学复习。IB中文强调整本书的阅读和学习,以及训练学员对母语文学敏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同时还要培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学员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如果你感到学习分身乏术,可以点击预约试听【IB同步培训班】——
10+IB科目培训与IA、EE、TOK专项论文课程
国际课程辅导团队+助教+个人顾问多对一教学模式
帮助学员熟悉IB考试形式、题型、考点
设计分段式学术辅导
适合IBDP1-有预习、同步辅导、冲刺需求的同学
现在报名还能领取橡沐教学天团线上1V1测评,私人定制学习方案哟。
更多IB中文语言与文学复习攻略点击
2021年IB TOK论文放题,哪道最好拿A?橡沐独家解析来了
【文末福利】
扫码添加小唯,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集齐10个赞,
她就会给你发50篇TOK范文大礼包
↑ 小唯 你的专属留学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