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一个导师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员成绩的,只是很多时候,学员自己不知道;而导师一般也不会刻意提醒这一点而已。
一个负责任的导师和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不同;一个国际课程基础知识扎实的和不扎实的导师不同;一个只知道教学具体知识的导师和一个对教育学有研究的导师不同。其中最高阶的,我认为是第三个,可以称之为“三佳”!
一位导师既能有扎实的国际课程知识储备、对教育有热爱和研究,还能够坚持对学员负责的同时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这样的“三佳”导师是不是更难得了?
橡沐化学天团中的三位导师
三种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
三大派系,你pick哪一种?
(快去文章底部为你心中的投票~)
亦师亦友 寓教于乐派——沈博士
关键词:幽默“有梗”、公私分明
伦敦大学学院化学系学士
A-Level课程国际国际学校毕业并获得物理、化学、数学A*AA的优异成绩
熟悉A-Level国际课程体系,曾担任CIE考试局化学网课视频录制
通过结合考纲以及十年真题,定制化学课程笔记、考纲、教学方案和网课教学视频
曾在国际课程机构辅导25名学员并使得学员成绩提升,平均成绩进阶一个等第,续班率高达85%
(“沈博士”只是同学给起的外号啦!以下内容从沈导师的第一人称叙*)“从小立志学化学,出于我想利用化学的方法来治理一下空气污染。”自从我定下这个小目标(虽然到现在还没完成,希望我的学员可以帮我完成),我就从来没有动摇过选化学这个专业。后来以A*AA的成绩申到了UCL化学系。UCL位于伦敦市中心,是一个综合类的大学。它跨国际课程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说在化学系学习的话,学员可以选修其它系的很多内容。比如说如果你要想学一点计算机系的内容也可以。我当时选修的是统计和数学。因为这两个国际课程对于后续化学的学习和帮助会比较大。化学里需要用到一些高数的知识,在化学实验中肯定要有很多统计数据和作图,在统计学这门课里面会锻炼我们如何去把Excel表格画出来用来处理数据等(沈博士真的一切为化学所考虑)。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说实话是受到我自己两位导师的影响。第一位是国际学校的马来西亚物理导师,他影响我非常多。他将课堂与课后完美的分割开来,上课时严肃认真,课后幽默风趣。把该讲的内容和课后娱乐完全分开,学员也非常喜欢。 第二位是UCL的教授,他在对待学员的态度上真的非常nice。每次tutorial教授和我对话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教授与我面对面很平等的那种关系。无论在进行论文逐字逐句的检阅还是师生之间的学术沟通,“等级差”在师生间原来是可以不存在的。所以我以他们为模板,形成了我“亦师亦友公私分明”的教学风格。尽管我有些“话唠”,但是同学来到这里上课不是为了闲聊,必须是以讲的知识点为主。可以用一些梗活跃课程气氛,毕竟好的学习氛围也更有利于学员对于知识点的吸收!低调的“大腿”,自带大神光环派——陆导师
关键词:简单交流、直白沟通
(来自橡沐年会陆导师的帅照!以下内容从陆导师的第一人称叙述*)
本科研究生均学习化学工程的陆导师,对于化学这门国际课程有着深刻的学习体会:其实化学这门国际课程不像其他国际课程,有自己的特殊性。拿数学这门科目来说,数学可能就是你把一些理论公式知识点掌握之后,你就可以自己把握。通过很多相关题目的不断练习去拓展“颜色”。化学的知识点非常散且多。之前有学员咨询说“导师我想通过一两节课进行某某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是将化学分数提升X分”,我直白的说“这对于化学这门科目来说是不太现实的一件事情,化学的学习过程非常注重平时的积累”。本科研究生均学习化学工程的陆导师,对于化学这门国际课程有着深刻的学习体会:这个知识点说了不下十遍,大家肯定懂了吧?跳过...相信这是很多同学在学员时代必然会听到的话,其实我在学员时代总也听到过自己的导师说。陆导师的学校:Northeastern University,简称NEU但其实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存在不理解都会有可能。导师不能是一味灌输知识的角色,导师首先是学员的朋友。并且只有当学员真的从内心认同导师,他才会学什么都很快。导师的任务就是静下心来跟学员去交流一下,了解学员到底卡在什么地方,去针对性答疑解惑。在我教过的很多IB学员里,我发现很多学员成绩提不高和导师和学校有很大的关系。学员带着IBDP 3分的水平找到我,说他化学从来没有考到过高分。但是经过沟通后我断定他并不是一个天分差或者懒惰的学员。果然,经过我们半个学期的共同努力,现在差不多是6~7分左右的水平。还有一个学员,非常聪明并且成绩很好。SAT几乎是满分,被美国排名前列的文理学院——阿姆赫斯特学院 Amherst College录取了。但是因为他最后对国际课程成绩的松懈,导致最终分数没有达到要求。她找到我补习化学的时候也非常懊悔,学校给了他到春季开学的最后机会,我们师生一起努力达到了Con最终成功进入了目标大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派——聂导师
关键词:严肃却“随和”、认真且负责
(拍摄于CMU,以下内容从聂导师的第一人称叙述*)
从来没有考虑过换专业,聂导师认为学知识讲究一个“专精”。喜欢化学最初是因为受家庭影响,父母都从事化学工程相关的职业。从小耳濡目染,对化学一直保有尊重和向往的态度。“学了就要想办法学好,对自己负责”,抱着这样的心态在本科化学工程毕业后,我决定去美国读研,继续对化学工程的研究。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简称CMU坐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是一所拥有13,600名在校学员和1,423名教职及科研人员的世界著名学府,美国25所新常春藤盟校之一。CMU位列2020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第25名,包括最佳创新大学第7位,商科全美第5,工程院第6,计算机学院第2。截至2019年3月,该校共培养出了13个图灵奖、20个诺贝尔奖、9个奥斯卡金像奖、114个艾美奖、44个托尼奖得主。我为人是属于比较严肃的,平常可能也不太喜欢讲一些笑话或者放松气氛之类的,但是对于学员我比较随和。我不希望给学员太大的压力,在比较平和的环境中学习其实他们会吸收的更多。对于学员来说循序渐进真的非常重要。相较于集中讲一些知识点后统一巩固,我更偏向“一步一个脚印”。比如我教课的时候会讲完每一个对应的知识点之后都会再配一些对应的习题,主要是以真题为主。这样所讲的每讲一个知识点都会更透彻一些,我也能够随时判断学员接受和吸收的程度如何。另一个重点就是"因材施教"。尽管授课的内容差不多,但是每一个学员的接受能力、目标或者是学校的进度都是不同的,导师应该尽量有一个差异化的处理比如说课件、讲义和习题进行一些微调。
牛津剑桥精英创立,精研国际课程九年。专注于A-Level, IB, AP等国际课程全科培训,提供国际学校择校与英国优质大学留学指导。详询:400-8256-055
九年关注|国际课程辅导|竞赛课程提升|高端留学申请
本文由橡沐国际教育Visionacademy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犯版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