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给同学们分享一些有关Alevel心理学社会影知识点,这边有一些理论和实验需要同学们重点关注,因此如果有复习计划的同学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部分。
社会影响定义
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的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的现象。这里所说的社会力量是指影响者用以引起他人态度和行为变化的各种力量,来源广泛,包括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各种权力,也包括源于被爱和受尊敬的影响力。
社会影响理论
Latané提出的social impact theory论述了社会影响的一些原则: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总量取决于他人的数量、重要性和直接性。
number:周围他人越多,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越大。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个人的影响实际在下降,即人数的边际递减效应。
strength:依赖于他人的地位、权力以及他人是否是专家。
immediacy:他人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个体的接近程度。
社会影响的表现
社会促进
Social facilitation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更好的现象。
社会懈怠
Social loafing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去个体化
Deindivaduation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社会心理学中一些经典的实验
从众实验:谢里夫社会规范实验、阿希的从众实验
服从实验:米尔格莱姆
监狱实验:菲利普·津巴多,证明社会角色的强大作用
社会心理学中的效应
自我关联效应:凡是与我们自己有关的信息,我们都会十分敏感,这种敏感程度远远超过我们对于其他与自己无关信息的敏感度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提出,因重复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任由摆布的行为
巴纳姆效应:人们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相信星座的原因
基本归因偏差:将他人行为归因为内部因素,而低估情境的作用
自我服务偏见:个体会对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否认自己的责任
刻板印象: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通常,刻板印象大多数是负面且先入为主的,并不能代表每个属于此类型的人、事、物都有这样的特质。比如性别、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等
犯错误效应: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武装分子在古巴猪湾登陆,试图从事武装颠覆活动,结果遭到惨败,但是总统肯尼迪的声誉非但没有下降,相反却大大进阶。即人们不喜欢完美的人,而是优秀却有缺点的人。
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比如,许多人认为凉音应该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而且也长得帅,其实不然
纯粹接触效应:某一刺激,仅仅因为呈现的次数越频繁(使个体能够接触到该刺激的机会越多),个体对该刺激将越喜欢,日久生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戈尔德曼的留面子效应和登门槛效应: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现象叫做留面子效应;一般情况下,人们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
自由骑士效应:在群体中,当个体感觉不到需要太多的努力时,会减少努力变成了自由骑士,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惰化便产生了
吸盘效应:当人们知道与自己同群体的人能够做的更好但却不努力时,他们会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自己的努力。
蝴蝶效应: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破窗效应:又称为破窗理论。指如果一座房子的窗户破了,但是没有人去理会他,那么不久之后,其他窗户也会被人打破;如果一个地方扔了很多垃圾,没有人去打扫的话,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垃圾扔在那里
责任分散效应:也称旁观者效应,指对某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人被要求独立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其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同样,当别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你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你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你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受难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傍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
同学们想要在Alevel心理学中获得高分,除了必要的考试技巧以外,还是需要对知识扎实的掌握,因为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在考试中运用自如,完美切切中得分点。
即将迎来大考赶紧来橡沐,全面覆盖知识细节,系统搭建知识框架。点击这里即刻了解橡沐Alevel同步班。
点击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