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微观经济是相对来说比较好拿分的一门科目。因此选了这门课的同学一定要尽力冲5,才能让自己的成绩比较有竞争力。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一下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中最重要的5个核心考点,希望能助你明年冲5一臂之力。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之经济学基础知识
第一个部分是经济学基础知识,这个部分的内容与微观经济学主题内容的关联性不大,但微观和宏观的部分都会有题目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单独考察,具体的知识点都有什么呢?我们来简单的罗列一下:
1. Scarcity, choice and opportunity cost
2.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3. Comparative advantage, absolute advantage,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
4. Economic systems,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role of incentives
这个部分当中可以说每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单独的,考试的占比不是特别多,这里面比较难的章节在于ppc和comparative advantage, absolute advantage。PPC部分的开始重点在于,曲线应该是弯的,因为存在着机会成本递增规律law of 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
简单举例,比如你同时学习钢琴和学校的文化课,如果钢琴你从1级考到2级,那么可能你文化课的分数就会下降理想分,但是你要是从9级考到10级可能你的文化课就要下降50分了,都是钢琴增长一级,但是级别越高,舍弃的文化课分数越多。
而comparative advantage, absolute advantage, 难点是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前者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成本(时间、原料)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后者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这个地方千万注意比较优势,在计算比较优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谁除以谁。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之demand和supply
第二部分是关于demand和supply的部分,那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知识点:
1. Determinants of supply and demand
2. Market equilibrium
3. Elasticity
4. Consumer surplus, producer surplus and market efficiency
5. Tax incidence and deadweight loss
这个部分当中可以说的是整个微观经济学中考试的核心重点和起步的知识点,这个章节当中两个章节是Determinants of supply and demand和Market equilibrium,首先是supply和demand阶段,一共是两种运动模式,一种是线上的移动,一种是线的移动,改变demand的一共有5个条件,supply的有4个条件,其中一个预期的条件是重复的,经济学当中很少有需要背的东西,但是这9个一定要背住。
由于supply和demand线的移动的问题,所以market equilibrium是属于一个进阶型的考核,可能会出现在答题方向,就是supply和demand移动完,问你equilibrium price和equilibrium quantity的变化,只要你的supply和demand移动部分搞清楚,那么这个部分的相当于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当supply和demand同时移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Ep和Eq不确定的情况。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之边际值
第三部分边际值的部分:
1. marginal production
2. marginal cost
3. marginal revenue
4. marginal utility
5. marginal revenue = marginal cost -- Profit maximization
这个部分主要是讲解关于『边际』这个部分的内容,所有的边际值都是表示一个变化量的变动引起另外一个变化量变动的,比如marginal production可以解释为,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带来的额外的产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解释这个部分的每增加一个(分子)所额外引起的(分母)的变化,其中利润最大化的部分是比较复杂的,会渗透到各个市场中考察。
这里面主要解释一点,mc代表每多生产一个物品所带来的额外成本,mr代表每多卖出去一个商品所带来的额外利润,当mc=mr的时候是说明这个厂家生产到这个产品的时候,不赚也不赔。我们假设这个商品是第100个商品,也就是说当生产和销售第100个商品并且卖掉的时候是没有利润的,但是前面99个商品可都是有利润的,把前面的利润加起来就是利润最大化的时候。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之成本
第四部分成本的部分:
1. explicit costs
2. implicit costs
3. fixed costs / average fixed costs
4. variable costs / average variable costs
5. total costs / average total costs
这个章节主要讲解的是关于成本部分的核算,其中比较重要的是ATC, AFC, AVC, MC这四个成本的性质是比较重要的,AFC前期下降比较快后期下降慢,因为房租等固定成本前期由于数量的上升导致下降速度快。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比如1000块的房租,当你生产1个Q的时候,AFC是1000,当Q变成2的时候AFC就等于500了,这就是前期AFC下降快的原因,当后期的时候Q从99变成100的时候,大家凭估算就可以知道,这个时候的AFC不会是下降很快的,趋于平缓。AVC则是递增的,ATC前期受AFC影响下降快,而后期受AVC影响,又会上升,所以ATC是一条U型曲线。
而最后一个难点是ATC和MC的交点的意义,MC穿过ATC的最低点,且MC曲线是上扬的,是因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由于企业在刚开始时,生产能力有剩余,增加一单位的投入量,边际产量会高于前一单位的投入,这样就可能出现一段边际成本下降。生产能力全部被利用之后,再增加边际投入,就会出现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成本递增。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之市场
第五部分市场的部分:
1. Perfect competition
2. Monopoly
3.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4. Oligopoly
这个部分在整个微观经济学当中占比比较大,而且个人认为对于考生来讲也是最难的一个章节,这个部分的一共介绍了4块内容,其中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是这章的重中之重,完全竞争市场我们简单的可以看成是一个菜市场,很多买者和卖者,姑且认为他们卖的东西是完全相同的,商户随时进入和退出市场。
其中MR=MC的交点是这个完全竞争市场中seller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这个产量对应着ATC,也对应这个产量在市场中该物品的价格,那么用价格减去成本再乘上Q,就是这个商家获得的利润了。
但是长期来看,由于完全竞争市场是可以随意进入或退出的市场,也就意味着某种物品有利润时候大家都来卖,由于卖的人多了,这种物品数量就上升了,以至于价格下降,进而这些商户的利润又减少了,所以他们又退出市场不卖这个东西,以此往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完全竞争市场中经济利润为0。
垄断只有一家企业,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自己定价,是price maker;有壁垒,因此有长期经济利润。先通过MR=MC的条件确定产量Q,再通过需求曲线找到对应的P,这是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P=AR>MR。因为产量少于需求并且收取高于期望的价格,所以垄断是效率低的。
那么以上部分就是我们对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的全部分析内容,基本上已经概况了AP微观经济80%的知识点。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学AP经济千万不要强行记忆,相反如果不同过理解来记忆公式,反而会造成考试时解题速度过慢。
对于申请美国TOP20和英国TOP10的同学来说,AP成绩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标配。而且申请越好学校的学员,提交的AP分数就越多。而且排名靠前的学校要求4-理想分才能换大学学分。如果你感到难以兼顾AP考试和日常课程的学习,又想高效冲理想分,点击报名【AP冬季全程班】,海归一线AP坐镇,授课风格年轻活力,讲解条理清晰,能迅速了解学员的核心问题。
更多AP课程复习攻略点击AP物理1和2的区别,不止于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