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就是AP经济的考试了,为了让大家能够复习的更好,我们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些AP宏观经济理论知识点,这4个有关经济周期的理论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熟记于心,考的好分。
AP宏观经济理论分类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类:
总需求侧:总需求侧包括了政治周期,乘数加速,存货的影响。
总供给侧:总供给侧包括了真是经济周期理论。
AP宏观经济理论知识点之经济周期分类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源于消费的边际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规律等三大规律,这三大规律均会导致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繁荣、恐慌、萧条、复苏”的周期特征。
具体来看,当经济处于繁荣过程中时,由于市场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而大幅增加投资,造成资本的边际产出趋于下降、利润逐渐走低,生产过剩的特征便会越发明显,并可能引发产能过剩危机和经济危机,进而造成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开始萎缩、失业上升、存货积压明显,此时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平滑这一波动。
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年,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美国货币史》中批评凯恩斯主义者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其认为货币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是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并认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力量。
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09年,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和经济学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即其认为外部冲击会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
具体来看萨缪尔森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产出比例作为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决定变量,来研究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特征。也即萨缪尔森认为经济运行本身和投资、消费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导致经济运行本身出现周期性波动,因此其主张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种波动进行调控。
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1950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1904-1989年,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经济周期理论》一书中提出其经济周期理论思想。
具体来看,希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同样是以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为基本思想,即希克思认为经济产量的增长会由于加速原理引起投资的加速度增长,投资增长又会通过乘数效应推动产量成倍数增长(受制于经济周期上限),收缩时则按照同样的路径(受制于经济周期下限),这一过程上便形成所谓的完整经济周期(大致为7-10年左右)。
除了以上的这些经济周期理论,还有以下这些理论。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朱格拉根据其统计分析,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长度约为9—10年的经济周期。熊彼特把这种周期称为为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汉森则把这种周期称为“主要经济周期”。
基钦周期(短周期)
英国统计学家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周期的观点。小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约40个月),而一个大周期则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
需特别加以说明的是,熊波特在他的两卷本《经济周期》(1939年版)中对前三种经济周期作了高度综合与概括。他认为前三种周期尽管划分方法不一样,但并不矛盾。每个长周期中套有中周期,每个中周期中套有短周期。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熊波特还把不同的技术创新与不同的周期联系起来,以三次重大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周期,从18世纪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周期,从1842~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个周期,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
库兹涅茨周期(建筑业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建筑业周期。
有关AP宏观经济学考试的介绍就到这里。AP考试的复习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管是英国前10还是美国前20的学校,基本都只接受4-理想分的成绩换学分,即接近满分的AP分数才对申请有意义。因此,如果你距离这个目标尚远,想在明年大考前进阶自己的理想分,点击预约试听【橡沐AP同步培训班】——
点击
AP宏观经济流动性偏好模型讲解 了解这些100%进阶选择题正确率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