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申请要求有哪些?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标化成绩相当强悍的学姐的申请经验,来看预估分拿了A*A*A*A*A*的Isa小姐姐在梦碎剑桥后,临时转美国方向逐梦斯坦福的励志故事,帮自己给将来的申请积累宝贵经验吧。
Isa 斯坦福大一在读
预估分A*A*A*A*A*;SAT 1580;
美国RD录取斯坦福大学(U.S.News综排NO.6)
采访手记
“得知要采访的是斯坦福大学生物系的大大神,我的脑海里首先出现的就是一个鼻梁上架着眼镜、内向不爱说话的学术型形象,毕竟是来自培养了Google、Instagram、Netflix等一众优质网络公司创始人的硅谷神校,总免不了和nerd、geek联系在一起。
所以当Isa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并和我热情Say Hi的时候,我都有点不敢认——微卷的中短发,俏皮灵动的大眼睛,笑起来弯弯的,还带着一点狡黠;非常外向,也很健谈,和我分享的生活丰富的令人发指……除了几次见面,她都随便套着hoodie,蹬一条牛仔裤,不修边幅的样子,她的整个人设仿佛和大家传统印象中的“技术型大神”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得知她从早期起就在英国读书,原本的规划是前往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的震惊更加溢于言表。
“你也觉得我很不英国对吧!”
看出了我的惊讶,Isa仿佛找到了知音一样一掌拍在我的肩头,接着就打开了她的话匣子,一段格外生动的申请经历缓缓展开在我的眼前。
——橡沐小助手
口述/ Isa
整理/ 橡沐小助手
ALEVEL考了5门A*,但还是错失剑桥面邀
我成长在一个既严格又宽松的家庭环境,我爸爸一向秉承的理念是“底线原则不可触碰”,所以只要是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父母都向来是说一不二的。
而对于其他的方面,他们可以算得上是开明的那一类学员家属。我从小就有非常广泛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喜欢尝试各种新的东西,对于我的这种“闲不下来”的风格,父母还是一直充分支持我的。
从早期开始,我就被送往英国的中学读书,与国内相对比较应试的环境不同,国外的学校对于学员的个性发展是比较支持的,也有充分的自由度让你去选择自己想要深入研究的国际课程;同时,学业压力相对没有那么大,平时也有很多丰富的活动资源开放,这种环境让我如鱼得水。
按照我父母的理想规划,我会在英伦风的浸润下一路成长到牛剑G5,成为一个精致儒雅的学问人(划掉),但实际上我一直都隐隐的觉得,相对于一丝不苟的英国,我的性格也许会更加适合自由奔放的美国。不过,我一向也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在英国读书的几年中,我觉得学校的氛围也挺好的,如果可以去剑桥读书,也是值得憧憬的一件事。
不过这个理想规划,在我错失剑桥面邀的那一刻破碎了……不谦虚的说,我的成绩是很不错的,校内的5门A-level是全A*,对于我喜欢的国际课程竞赛,也是各种奖项基本拿了个遍(C3L6[1]金奖、BBO[2]金奖、BMO[3]Distinction),所以当我被残忍拒绝的时候,我的所有导师、同学,包括我自己都非常的意外,而且说实话我至今也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剑桥对我关上了大门(怨念.jpg)。
[1] C3L6:Cambridge chemistry challenge 剑桥化学挑战赛
[2] BBO:British Biology Olympic 英国生物奥赛
[3] BMO:British Mathematics Opympic 英国数学奥赛
我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时候,天使给的糖果,其实是魔鬼的诱饵。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的。尽管被剑桥拒绝让我有些失落,但在我内心深处其实有一点点“机会来了”的感觉。
但是当我向大家表示,我要临时转方向,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我遭受了从小到大最严厉、力度最大的一次“全世界”反对
二倍速达到斯坦福大学申请要求
其实我也能理解父母和导师的想法,我接受的是比较适应英国的教育体制,从小规划的路线也可以说是完全按照英国来的,当时已经快11月了,从零开始准备美国,无论怎么看都是风险比较大的。
当时,我也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很“叛逆”的和所有反对的声音对抗,和爸妈大吵了一架,和学校导师也吵了一架,最后他们实在是拿我没有办法,只能赌气的让我“自己承担一切后果”。
等的就是这句话!
我的性格还真是没有怕过什么,哪里有缺我们就补哪里嘛,至少我自己是很坚定地相信,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到时候,就让剑桥偷偷后悔把我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天才拱手让人了吧!(上面的话不是我说的)
说干就干,我立刻开始准备SAT考试,也许就是这种“与全世界为敌”的刺激感,让我的学习效率比平时又进阶了三个度。一个月后,我首考就拿到了1580的分数,直接和SAT原地分手。
内心窃喜的同时,我开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文书上。斯坦福是我很快就瞄准的目标,我觉得他的校训简直就是为我而写的——自由的风使劲的吹,我第一眼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被击中了。
(画外音:所以当Isa同时收获了斯坦福、哥大、芝大、西北等众多top20学校的时候,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就选择了斯坦福。)
不过说句实话,兼顾着学校里的课程,还要每晚爆肝写文书的日子确实是非常辛苦的,不过我话都说出去了,绝对不可能半途放弃!而且,我越写越觉得,我是真的挺喜欢美国的氛围和文化的,既然我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那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全力以赴了。
好在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我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斯坦福的,我这股“自由的风”也终于可以刮去美帝啦~
申请忠告:平时积累很重要
回顾我的申请过程,其实有一点是我觉得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作为经验的,那就是平时的积累。
正如前面提到过得,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人,也有很多的兴趣爱好。
我作为学员会leader,带着我的团队做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学员活动,有公益的,也有商业性的,每一次基本上都是从零到一的去策划和参与;
我作为自由音乐人组建了自己的乐队,看着这个小乐队慢慢打出知名度,最后成为校级乐队;
我还运营了一个跨校的学员活动平台,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志同道合的同学集结起来,一起做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些都是我很感兴趣的事,做的时候也并没有想过什么功利的目的,但是却特别符合美国大学对于背景活动丰富度以及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所以在填活动列表的时候,我特别顺利的就填满了,这一点其实也算是我的意外之喜。
但是说实话,经历了申请季、现在又挣扎在zoom university的我,真的觉得9-G2是一段非常非常宝贵的,应该值得好好珍惜的时光。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对这个世界也已经有了一些懵懂的思考,这个时候应该多去做一些尝试,多去一些地方,多读一些书,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积累。这些超出了学校任务的学习和探索,不应该是学员家属和导师push大家去做的,而是为自己做的,这些经历对于你以后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因为疫情,我至今还在国内上着网课,还没有机会去感受加州海岸的阳光和沙滩,但我还是会积极地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或者是我们学员自发组织的活动,有的时候还会在国内飞来飞去去和校友、同学社交。
尽管大环境还不能允许我们的“绝对自由”,但我的理念就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会尽力的去感受和享受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文中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小天才Isa学姐的申请故事就分享到这里。错失剑桥面邀后火速达成斯坦福大学申请要求的强悍战绩令人钦佩,同时也在提醒大家不论碰到何种情况,都不要轻言放弃,相信自己的潜力与能力,总能找到一种方法实现梦想。
Isa学姐的斯坦福其实来得相当不容易,因为今年的美国大学早申人数有20%-40%的增长,但录取率却普遍低于往年水平。所以录取难度就变得更大了。而且目前的申请趋势是标化成绩的比重变小,背景提升、竞赛、文书、推荐信等其他版块越来越被学校看重。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规划申请,可以扫码添加小唯预约【橡沐规划留学服务】——
1
A-CORE模型精准前测
专属顾问与英美留学专家全年跟进
通过对不同任务难度的切分、时间进度的管理
使学员9-国际体系12年级的阶段性规划更具可行
提供学术成绩,语言成绩、文书、背景提升等全申请环节支持
更多斯坦福大学申请要求相关攻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