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都听过了很多申请牛剑G5的选手拿奖拿到手软、收获优异标化和语言成绩的故事,本期想来给大家分享一位与众不同的故事,这位同学在今年成功拿到了LSE精算专业的,但是他却没有优异的成绩,也没有竞赛经历,雅思更是只有6分。唯一的凭借就是文书,申请LSE文书重要吗?他的故事来告诉你当然重要啦!
注*以下内容来自LSE精算 Z同学的自述
拿到Lse的是普通人的逆袭
我把自己归为普通。
成绩:A*A*AA(数学实考A*、高数A*;经济、物理各A)。
没有参加过什么竞赛和背景提升。
O-Level:B,雅思是高一时考的6分,直到现在都没再考过。
虽然成绩没有像3A*那样耀眼,但申请结果还可以,除了UCL外,LSE、曼大、KCL、伯明翰的都拿到了。其实很多同学会在等这段时间崩溃,而我则是“躺平”的放松心态。毕竟申请材料已经递交了,再焦虑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还不如安安心心做该做的事。
建议大家尤其是申请了LSE的同学,先给自己做好长久“等下去”的心理建设,紧接着就是抱着也许会迟到,但总会来的佛系心态,都说好饭不怕晚,为了LSE等也值得!
当大家听到那些披着“为你好”、“我是过来人”外衣的话时,要格外注意,该不该听要学会做判断,记住,不论别人说什么,专业、学校...到底怎么选,最后的决定还是要自己做。
LSE发来邮件之前,我正在和妈妈通电话,因为我只有6分的雅思成绩她极其不安,生怕准备晚了就没学上了。最终,在老母亲的“焦虑渲染+疯狂鸡娃”策略下,挂了电话的我立马去报名雅思考试了。
考试日期也选好了,钱也交了,刚准备关电脑的时候,邮件弹了出来:
I am delighted to inform you that we would like to you...等一下等一下!容我缓一下!什么?我这是被录了?反复确认名字与ID是我的后,向来查询录取结果毫无波澜的我,抑制不住地兴奋。
来自UCAS的图片
开心之余也没忘正事,赶紧把雅思报名信息给撤销,接着就给妈妈打了电话,刚说我不打算考雅思了,结果她先急了:
“你为什么不考雅思了?想等到没学上的时候再考?”
“跟你说半天为啥就不听呢?能不能上点心?”
呃呃呃...就挺无辜的。
“妈,我刚收到LSE的,语言分够了不用再考雅思了”。此话一出,隔着屏幕都感觉到我妈的表情由怒其不争转为了嘴角上扬,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开心,更像是尘埃落定般的放心。
收到录取那天晚上失眠了,不是兴奋,是伤感。身边不少成绩比我好的朋友,他们申LSE却被拒了,想不通为什么5A*都申不成功,就真的真的真的很可惜,也很揪心。
成绩无优势,能拼的只有文书
为什么自己看起来“普通”,却能被LSE青睐?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那篇花了3个月才完成的文书吧。知道自己比成绩、背提根本没优势,所以我把重心放在了PS上。从去年summer vacation开始,就跟着一个从小玩到大且已在LSE就读的哥哥学习怎么写文书。从学长身上我知道了LSE文书最看重的是:要带入自己的思考并展现出独特性,而不是写流水账非常general。
可与精算相关的专业知识几乎没有了解过,刚开始真的很难图片。但再难,质量也不能丢,反反复复下来改了11稿。其中第5稿开始,属于完全推倒重写,因为发现写的内容大都还是国际学校学过的东西,没深度更没新意,完全可以用失败来形容。
后面来到橡沐,导师都很好,橡沐的Regina导师在帮我挑专业的时候,会非常仔细地把那些具体的概念给我列出来,申请相关的一些东西我都是找她询问,有时很晚了也会回复就很感动。
橡沐文书李导师,他对我所申专业及相关方面的东西很了解,提供了非常多相关专业的材料给我,弥补了学术这块的缺失。
橡沐李导师说,曲折离奇的故事乍一看会吸引人,但深刻、坦诚个人观点的表达,才是真正能打动人的。先把想说的话想写的东西逻辑合理地呈现出来,“上价值”、“表达想法”这件事,可以慢慢来。
为此,我先去网站上去查了一些定义、理论,搞懂这些到底是什么,再结合李导师意见做学术上的打磨。而每写完一稿都会拿给各个导师去看,让他们提出意见。
就连雅思课上的外教也成了帮我修改文书语法和逻辑的一员,先后下来综合了差不多10人的意见,最终呈现出一篇,关于经济+统计+定义精算师+自己见解的文书。
建议大家,自己写不出深度内容时,还是要找一个对你所申专业有深入了解的导师。而我就特别感谢橡沐李导师,他一直给我意见,事实也证明那些完全是对的。如果你也没有耀眼的申请简历,那就往文书上努力吧!
普通人也该有梦
是的,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申请者:“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选录取要求BBC的学校吧,别逞强,LSE很悬的”!同样是导师,有些是鼓励,有些就是上面这种声音,这些话不只是对我的“降维打击”还影响到我父母,以至于他们都在劝我不要去申LSE。
是的,我申LSE很不被看好。可实践也再一次证明,看起来普通的申请简历同样能被知名大学青睐,前提是你有梦有追求不自怨自艾,不被“流言蜚语”吓倒。
既然已经在国际学校了,还是建议大家在申请时报好一点的学校,进阶自己的目标,要相信自己会是幸运的那个。 我在学alevel时也碰到很多难题,像物理抽象难背的知识点、高数繁杂冗长的计算,再难也要上啊,努力提升成绩达才能到目标大学的入学要求。
我也爱玩,玩归玩但关键时间点一定要拿捏住,认真去把重要的事情做好,美好将不期而遇。真的,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成千上百个和自己一样的普通申请者,有梦想就别把自己看的太低。只要还没到申请截止期限,每个人都要努力的空间,相信自己图片!
在我的认知里,你只能拿2个A*为什么非要和别人4/5A*的人比呢,自己比上一次做的更好也是进步啊。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经历过,父母比自己还焦虑。
爸妈觉得我没有软实力傍身,只能选一些超低的保险学校,不想让我冒险把学校全压在G5上,拗不过他们的我,最终只选了G5的LSE与UCL,可事实证明与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申了三个UCL的专业,同样收到了。
还是想强调下,一定一定要遵循本心做最想做的选择,该搏的时候就要放手去搏。当然这不是让大家盲目自信,而是想说坚持梦想并付诸行动,勇敢试一试也许就敲开了目标大学大门。
英国院校的头部竞争日趋白热化,大家的标化成绩如果都很能打,以课题经历、竞赛、文书、推荐信等为代表的软实力竞争就会成为关键。大学申请是一以贯之的系统系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录取。如果想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不影响校内学校的情况下高效申请,你需要一份为你定制的【留学规划服务】,以了解学员为起
点击
2度申请LSE都拿到了 来听听看学姐对于LSE本科申请的建议都有哪些吧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