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AP大考,下面想就这段冲刺时间给大家带来一些适合复习冲刺的AP心理学学习方法,有需要的同学赶紧来看看吧!
AP心理学学习方法
浏览教材,梳理教材框架体系
AP心理学考试非常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CB希望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知识点达到灵活应用的水平,而不是单纯记忆知识点本身。所以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也最好标出例子,便于理解记忆。近二十年评分指南中都明确指出“单纯定义解释本身不得分,解释应该用来强化应用”
列框架
列框架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思维导图,可以是大括号,目的就是为了把杂乱的知识进行梳理,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变得更有逻辑,让知识体系化。结合图看的时候呢,也结合位置去理一理意思关联。
比如眼睛构造图里,我们从左到右可以看到,iris在pupil两侧调节pupil大小,光从pupil进去之后,由lens折射,再由我们的retina处理。而retina中央就是fovea, fovea范围内感受器丰富,尤其是cone比较多,所以有非常敏锐的视觉。
我们也可以去看optic nerve 的细节图解,里面rod和cone是需要掌握的,如其名,rod比较长,数量也多,它轮廓和明暗的感知;cone是锥形的,数量要少一些,负责线条细节和色彩的感知。而optic nerve穿出retina进入大脑的地方,就是blind spot,因为如图所示,它没有视觉感知器。平时我们感知不到盲点blind spot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一般是双眼整体感知,大脑处理时会帮我们把盲点补上。但如果我们拿只笔慢慢向面部移动,就能感知到看不到笔的时候,这时笔就正好呈像在盲点上了。
根据复习类教辅复习
主要推荐普林斯顿的part 4 和5 steps (elites student edition)的step 4。没有推荐整本书,因为有的地方啰嗦,后面整套的模拟题有缺陷,只看知识点复习部分就好。这两本的好处是知识点复习详略得当,该仔细解释的仔细解释,该图解的图解,该概述的概述。每个章节复习完后都有题目可以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总结知识框架,强化记忆
每个章节内,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理清知识点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更高效地理解记忆。我们梳理的时候可以列出一个大的主题,使用表格的合并和拆分功能,把主题之下的具体知识点也列出来,如果这个知识点还有细分知识点,也可以再进一步拆分表格继续下列。
比如研究类型作为大标题,它的下一列可以拆分为纵向研究、横向研究、相关研究等,相关性研究这一列的下一列又可以拆分为相关系数、散点图、正相关、负相关、假相关等具体知识。
用表格拆分梳理,我们就很容易直接看到知识的体系。除了知识本身,我们还需要列出应用、举例、延伸的信息,以便应对考试对应用部分的高要求。用这样的表格形式,我们既列出了框架结构,也把具体内容和应用扩展列出来,方便复习的时候深入理解。
如果你需要高效的复习指导,点击预约试听【橡沐AP同步培训班】,橡沐教学天团授课,为在校考生与自学考试定制课程,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针对性训练,启发国际课程思维,在有限的时间内,换来实打实的成绩。
点击
AP心理学霍桑效应知识点讲解 这个额外的心理学知识点赶紧收藏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