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6月份了,很多同学都开始规划出国留学的各项事宜了,但是作为出国留学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专业,尤其是对美国方向的学员来说,美本申请专业如何确定是一个挺严肃的问题。来看看我们的导师对于这些问题都有着怎样的回答。
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能够发现很多同学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反而是父母或者是导师建议的。造成这个现象主要有两点原因:
① 父母/导师干预过多
很多学员家属会更看重排名、就业等因素,同时基于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去决定学员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专业以及职业方向,而学员的兴趣在他们看来是比较理想化的东西,可能就不会过多的去考虑。
② 学员的自我认知及规划并不清晰
其实在留学生学员家属中,有很多都是非常开明的,也很尊重学员们自己的选择,但是有很多同学对于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模糊的,虽然有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却不知道和未来的规划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或者压根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所在。
毕业于全美优质的莱斯大学的Jimmy导师有话说
在美国读书期间,我做过一门工程课程的助教,在课堂上,我能接触到世界各地教育背景的学员。
在众多学员中,有两个学员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来自中国,是我们眼中典型的“优等生”——毕业于国内一流的国际学校,在进入大学以后快速的适应学习的强度,并且保持着很不错的成绩。
另一个学员是美国本土学员。他会在课余时间来请教我一些问题,以此来优化他的课外设计——一款智能平衡车。他也会跟我探讨很多关于新能源、自动化控制的话题。尽管他不是那门课成绩最优秀的学员,但每次和他交流,我都能感受到他那股仿佛永远浇不灭的热情,哪怕他的设计遭遇了难以攻克的瓶颈。
这两个学员我都很喜欢,但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却有截然不同的未来。美国学员从大二开始就已经参与在平衡车和无人机的项目里,到他毕业的时候,很顺利的进入了硅谷一家无人驾驶的初创公司,成为了一名意气风发的高级工程师。
而这个中国学员,他以极高的GPA毕业,也顺利的进入了一家业内知名公司做工程师,却在2年后的一天突然辞职了。后来有一次和他吃饭,他感慨的说,感觉直到工作之后才像是真的长大了,突然觉得以前学习、考试、出国留学,好像每一步都是被家里安排着,而工作之后,每每想到自己将要一辈子和这些不喜欢的东西打交道,就很绝望,挣扎了很久还是决定要换一份工作。
Jimmy导师对这两个学员的经历十分感慨,他觉得很遗憾的是——很多学员(尤其是国内的学员)在早期没有被引导去认真思考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影响身边的人和这个世界,如何参与到他真正充满热情的事业中去。
每个学员的未来都应该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对某一件事物或者某个领域的热情,一定是可以支撑他们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第一推动力。
对于这一点,其实大家都应该是深有体会的,只是——
❓如何挖掘学员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之间的联系?
❓如何将“有点感兴趣”逐渐培养为对某一行业或领域的热情?
❓学员的兴趣爱好很多很杂,哪一项才是值得深挖,又可以发展的?
❓学员喜欢的,和学员擅长的,可以统一吗?如何找到平衡点?
❓……
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大家还是有很多问题,所以这次,我们请来了橡沐橡沐留学产品研发负责人Ziqing,她将结合学员在本阶段常见的困境以及过往的案例,来给大家解析如何发展一个爱好、聚焦一类国际课程、培养一种能力。
想了解自己究竟适合哪种专业吗?那就千万别错过本期来时给大家带来的讲座,教你如何将爱好转化成申请资本哦,点击这里,预约报名吧!
点击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