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心理学中有很多实验需要同学们掌握的,本期给大家分享的是AP心理学斯金纳箱实验,这个实验有很多趣味小知识等待同学们去发掘哦!
斯金纳箱是主要的装置是这样的,在一个箱子的一侧有一个可以按压的杠杆,一般都是金属板,在杠杆旁边有一个放着食物的小盒子并且紧挨着箱子上的小孔。小白鼠只要在箱子里面按压杠杆就会有食物从小孔掉入。
实验流程
实验1
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实验2
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箱子通电。
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实验3
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由一开始的一直掉落食物,逐渐降低到每1分钟后,按下按钮可概率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一开始不停按钮。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白鼠学会了间隔1分钟按一次按钮。
当不再掉落食物时,小白鼠的学习行为消失速度非常慢。随着概率越来越低,小白鼠按按钮的学习行为没有变化,直至40-60次按按钮掉落一个食物,小白鼠仍然会不停按按钮,持续很久一段时间。
实验4
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多次按下按钮,概率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学会了不停按按钮。
在这个实验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些小白鼠有很多培养出了奇特的行为习惯,比如撞箱子、比如作揖、比如转圈跳舞。,然后去按按钮,这是因为掉落食物前,小白鼠正好在进行这些行为,于是产生了“迷信”。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
(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
(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
(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
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具体来说,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正强化是通过给予愉快刺激来促使动物或人增强某个行为反应。
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或减弱不愉快刺激来增强某个行为的发生。
如今AP成绩也能够申请牛剑G5大学了,所以如果您想进入优质院校的话,AP成绩可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AP大考中,考出好成绩吗?赶紧来参加橡沐AP冬季复习班,让您AP各个国际课程门门开花。点击【预约试听】即可报名!
点击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