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想来给同学们讲一些有关AP生物呼吸作用知识,这个知识点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呼吸过程的3个阶段,同学们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呼吸作用的概念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呼吸作用的场所
在真核生物中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在原核生物中为细胞质基质一项。
线粒体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篮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
线粒体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但其基因组大小有限,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除了为细胞供能外,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
ATP
呼吸作用重要的作用即产生能量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一个有机物逐步氧化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在AP的范围内,我们仅需要了解葡萄糖在呼吸作用中是如何被氧化的。下图是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被氧气氧化放出能量的总方程式。
在这个总反应中,有氧呼吸又被细分为糖酵解(glycolysis),丙酮酸的氧化(pyruvate oxidation),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以及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在这四步中,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产生ATP。我们称产生ATP的过程为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其中,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过程中底物被反应而产生ATP,我们称之为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而电子传递链通过电子引导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的浓度梯度,从而产生ATP,我们称之为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方程式
第一阶段:糖酵解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 (活化氢) ;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中进行的。
方程式:C6H12O6→2C3H4O3 + 4[H] + 2ATP(注: 4[H]为2NADH +2H+)。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mitochondrial matrix)中进行的。
方程式:2C3H4O3 + 6H2O→20[H] + 6CO2 + 2ATP(注: 20[H]为16NADH和NADPH)。
第三阶段:氧化磷酸化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上进行的。
方程式: 24[H] + 6O2→12H2O + 34ATP
无氧呼吸则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C6H12O6—酶→2C3H4O3+4[H]+能量 在细胞质基质内反应。
阶段二,2C3H4O3+4[H]—酶1→2C2H5OH+2CO2+能量(或)2C3H4O3+4[H]—酶2→2C3H6O3+能量 在细胞质基质内反应。
AP生物不管对学员AP生物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是分析结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考生一定将所有的AP生物知识点烂熟于心,同时培养一定的科学分析能力。
如果你还没有达到以上要求,点击报名【AP课程衔接班】,海外教育背景导师带班,重点模块精炼,思路技巧点拨,海量题库优选。
点击
AP生物五分率分析 看看对照这些AP生物知识点你拿理想分的障碍在哪里
这些历年考到的AP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来了 别不信有每年的AP生物真题作证哦
查看。